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人生。2024年5月17日,为了让同学们在书中感受到教育的方法与意义,班主任张毓婷老师组织联合教育学院2301班开展有关教师教育主题的读书会。
2301班分别由103寝室和105寝室的同学们上台介绍所读书籍,大家都对相应书籍有了些许了解与兴趣。
103寝室巩彦彤和关美鑫同学向大家介绍了《第四次教育革命: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教育》一书。她们从作者简介、作品摘要、精彩语录和感悟分享四个方面向大家展开了深入的介绍。
关美鑫同学表示,未来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棘手的问题,在人工智能的陪伴下,终身学习成为可能。通过人工智能,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拥有良好和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定制化的教育和学习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教育模式。学习者的学习将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变得更加便捷与个性化。
巩彦彤同学指出,在未来技术飞快发展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可以完全替代教师的作用。作者提到,人工智能更像是一位“助教”,它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即时的反馈,但人类的情感交流、价值观的传递以及对学生个体的深入了解,仍然是机器所无法替代的。同时指出了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交流和人格的塑造。
最后的互动环节,各个寝室进行讨论并派代表提出了见解与疑惑,并获得了两位同学与张毓婷老师的耐心解答。面对未来是否可能因为人工智能数据库的错误而造成信息危机的担忧,巩彦彤同学表示,需提高自身的个人分辨能力,不能完全依赖于AI,而应当恰当使用。老师也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十分详细且深入的讲解,大家收益颇丰。
紧接着,由105寝室的任嘉怡、沈诗田、盛源同学为我们带来《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一书的解读。这也给同学们对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其他角度的分享。
盛源同学从全书出发,为我们简单介绍这本书出版原因及其在教育界的地位:《反思教育》重申人文主义教育观,提出“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的愿景,为我们进一步思考、讨论和行动提供了指南。并抓住“传统”一词,介绍了书中提及的主要内容在第一传统“全球性思维”或“世界性思维”与第二传统“人文主义价值取向“两个角度上的表现。
任嘉怡同学将重点放在“概念”上,表明书中强调“教育”“学习”“知识”三个重要概念将被重新定义。
沈诗田同学则为我们讲述了作者所描绘的未来将形成的“格局”:全球学习格局、全球共同利益格局与全球思维格局。
本次读书会大家围绕未来教育格局展开,大家从书中为我们构想的未来教育中学习到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对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